当前位置:首页>观众中心>品牌展商

【展商推介】武汉市天时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创造建筑之美,传承历史文明

点击次数:1157 次  更新时间:2023-04-13

图片

2023年5月9日-11日,第四届智慧城市与智能建造产业博览会暨智慧城市与智能建造高端论坛将在汉召开,展会期间将同步举办武汉国资专场展示交流活动,集中展示武汉国资国企改革成果提升企业影响力、知名度和美誉度。

本期介绍的是武汉市天时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图片

武汉市天时建筑工程有限公司隶属于武汉城投房产集团,是一家拥有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壹级、文物保护工程施工一级资质的“双一级”国有企业。公司注册资金5000万元,有40余年从事房屋建筑、维修,古建筑、文保建筑修缮施工经验,曾多次参与武汉市近现代文物建筑维修保护工程,为提升武汉历史文化品味和文物保护事业的复兴与繁荣,作出了积极贡献。

公司先后通过了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一体化管理体系论证。连续多年被评为省、市先进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先进企业,省、市“守合同、重信用”企业,武汉地区建筑业“AAA”级信誉企业。公司汇聚了一大批具有文保修缮、建筑施工专业知识和掌握现代化企业管理知识的优秀人才,组织机构完善,管理制度健全,人员配置合理。公司现拥有执业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33人,武汉市技术能手1人,武汉大城工匠1人,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共16项,省级工法1项,2023年被授予“湖北省第五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称号,并已通过全国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天时建筑秉承着“创造建筑之美 传承历史文明”的企业使命,积极贡献企业力量,勇于承担社会责任。武昌历史核心区的昙华林、斗级营、城墙博物馆、中共“五大”会址修缮项目和汉口历史风貌区的圣教书局、大小巴公房子、汉口宋庆龄故居旧址、汉口中华全国总工会旧址、八七会议旧址、保安洋行等修缮项目;同时,积极拓展市外文保市场,承接了荆州郢城古遗址、安陆市天主教堂修缮工程等文保修缮工程;完成了利璟凉都、利川·利天下、国博C4、D14地块、城联投江南岸一期、城投·四新之光、武汉市空间三维技术科研楼、市交管局王家湾综合业务大楼等新建项目。此外,承揽了省专用通信局5号楼、市政府7-9号楼、市民主党派大楼、市妇联大楼、市公安局反诈中心、房产交易大厦等维修改造项目。项目曾多次荣获武汉市“建筑工程黄鹤楼奖”、“武汉市安全质量标准化示范工地”等各项荣誉,得到省、市各级领导的肯定和好评。

公司的文保修缮创新工作室由古建筑展示区、近现代展示区、成果展示区、交流研讨区、宣传区和学习园地、实操基地和教学培训基地组成,工作室由高级工程师、国家文物施工责任工程师担任带头人,特邀文物责任工程师及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博士、高级工程师等一批专家学者担任专家顾问,汇集木制品制作、彩绘工艺、外墙修复、传统工艺等老一辈能工巧匠,新时代硕士研究生、专业技术骨干等,组成一支20余人的专业技术团队。成立木制品制作组、彩绘工艺组、外墙修复组和雕刻工艺组四个创新小组,以不断创新人才培养和交流研讨活动形式,着力提炼、创新古建修复工艺工法,循序渐进提高青年职工传统建筑理论素养和保护修缮操作技能。2020年9月,天时公司文保修缮创新工作室先后被市总工会、市城投集团工会命名,荣获“职工(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文保修缮工作室”荣誉称号。2022年11月,工作室荣获“武汉市示范性职工(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荣誉称号。2023年1月,天时公司组织申报的《历史建筑清水墙修复工法》获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级工法认证。

公司凭借“修古筑今、乐居人安”的建筑理念和“诚信稳健,精益求精”的服务宗旨,赢得了良好的社会信誉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展望未来,天时建筑将继续发扬工匠精神,构建蓝图,筑就梦想,谱写天时建筑新篇章!


昙华林

昙华林,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西部,毗邻湖北中医药大学武昌校区,地处城墙内的花园山北麓与螃蟹岬(亦名城山)南麓之间,随两山并行呈东西走向。历史上的昙华林是指与戈甲营出口相连的以东地段。1946年,武昌地方当局将戈甲营出口以西的正卫街和游家巷并入统称为昙华林后,其街名一直沿袭至今。现昙华林街武昌花园山以北、凤凰山以南,东起中山路,西至得胜桥,全长1200米,是明洪武四年(1371年)武昌城扩建定型后逐渐形成的一条老街。

2019年2月,昙华林由武汉市天时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负责修缮,创造了优雅复兴的新模式,聚集活力,起航梦想,成就了一个文艺青年“探幽之旅”的好去处,令人禁不住地回味、亲近。

图片



中共五大会址

中共五大会址,位于武昌都府堤街20号,原为武昌高等师范附属小学,始建于1918年,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半个月后,1927年4月27日至5月9日,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此召开。中共五大正是在这一紧急关头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这也是唯一一次在武汉召开的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成为党在探索中国革命道路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2020年11月,中共五大会址由武汉市天时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负责修缮,进一步赓续了红色血脉,传承了红色基因,突出了时代特色,发挥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

图片



青岛路8号(保安洋行)

青岛路8号(保安洋行)文保建筑修缮工程位于武汉市江岸区青岛路8号,青岛路和洞庭街的转角处,是武汉市二级优秀历史建筑。保安洋行于1915年建成,属巴洛克风格古典主义建筑,1910年,英国保安保险公司在汉开设保安洋行,主要经营各项保险业务。1922年洋行停办后,建筑几经易主也曾经过多次维修,历经沧桑。

2020年12月,保安洋行由武汉市天时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负责修缮。历经岁月长河,现在这座百年建筑已经成为精品度假酒店,继续见证着武汉这座城市的蓬勃发展。

图片


汉口中华全国总工会

汉口中华全国总工会位于武汉市江岸区友益街,由中华全国总工会旧址、湖北全省总工会旧址、刘少奇同志旧居三处革命旧址组成,纪念馆记载了中国工人运动在武汉留下的一段光辉的红色历史。武汉是中国工人运动的主要发源地之一。1927年2月11日,按照中共中央指示,中华全国总工会正式从广州北迁武汉办公,开启了中国工人运动的新阶段。中国共产党的著名工运领导人苏兆征、李立三、刘少奇、项英、林育南等在汉口友益街16号办公,领导了全国工人运动。工人运动第一次形成全国规模、此呼彼应、奔涌浩荡的壮阔局面,走在了全国反帝反封建革命斗争最前沿。

图片

2022年1月,汉口中华全国总工会由武汉市天时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负责修缮,跨越百年再现峥嵘,全面立体再现了武汉大革命时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人运动历史。

图片


八七会议会址

八七会议会址,依托八七会议旧址而建,是民国九年英国人建造的一排西式公寓(时称“怡和新房”)的一部分,现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汉口鄱阳街139号,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史称“八七会议”。八七会议会址是记录这一历史事件的重要载体,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次伟大的转折,在进行党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2022年7月,八七会议会址由武汉市天时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负责修缮。如今,八七会议会址纪念馆已成为武汉最著名的红色教育基地,承载并传承着革命先烈们的精神与意志。

图片


来源:天时建筑

编辑:杨巍

终审:王安杰


展商列表 / exhibitor exhibits
更多
关于展会
展会介绍
展会优势
组织机构
日程安排
展会中心
为何参展
展览范围
展位价格
参展流程
观众中心
品牌展商
往届回顾
合作媒体
参展须知
商旅服务
展馆介绍
如何到达
  • 扫一扫,加关注

  • 扫一扫,进入小程序

服务热线

027-65027998

027-87189887

© 2023 智慧城市与智能建造博览会 版权所有鄂ICP备16030546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617号